P0-我的Linux之路
前言
掐指一算,接触Linux差不多有3年时间了,说不上精通,但也不能说对它感到陌生。回过头来细想了一下,似乎还没有针对Linux进行过系统化的学习。
So,这是我第一篇正经的Linux笔记。(水文章の警告/滑稽)
先闻其名
第一次听说Linux这五个字母,是在我读初一的时候。
我姐大学毕业以后,寄回了一箱子的书。有一天我在收拾房间的时候,看到了这破箱子。我寻思,这箱子里会不会找到一些有意思的东西?然后便开始疯狂搜刮(老毛病了哈哈),找到了这本东西:
(这书几乎改变了我未来的发展方向。从我读初中开始,到高中毕业,都会时不时拿出来翻)
某天在看着书的时候,偶然翻到了Linux部分。这部分对Linux的叙述,用了2页左右的文字,和几张平平无奇的黑白配图。后来专门去百度搜了一下Linux,除了知道Linux的作者是Linus、Linux是开源的以外,其他的感觉没什么吸引力,就没再继续研究。
小试牛刀
读初二的时候,我认识了同桌,就叫他小威吧。他当时给我的印象是:啥都懂,经常聊到计算机这些东西(他说的什么黑苹果,IOS,我当时都不知道是什么玩意/尴尬),而且他还是个重度游戏玩家。有一次在跟他聊的时候,他提到了Linux——没错,就是如今大名鼎鼎的Linux发行版Ubuntu。不同的是,他所描述的Linux,有着比Windows更炫酷的图形界面,跟我书上看到的Linux截然不同。于是,我决定拿家里的破电脑试试。当时,家里电脑配置还是老掉牙的奔腾4+512MB内存,硬盘空间也只有可怜的80G(还是IDE接口的),安装Ubuntu可是一个不小的挑战。加上我当时还不太会重装系统,所以搁了很长时间都没去弄。
终于有一天,恰逢周末,又没什么作业,总算可以开搞了。我去Ubuntu官网下了一个wubi程序(Ubuntu在Windows下的一个辅助安装工具),然后花了半天时间一边百度,一边给硬盘分区,总算腾出了20G左右的空间来安装Ubuntu。设置好分区和用户名密码后,开始安装,然后安装又花了大半天时间,中途还失败了好多次。安装完重启后,终于如愿以偿看到了Linux的真容。这界面着实令我眼前一亮(当时没截图,随便在网上找了个同款的):
然而好看归好看,后面操作的时候我懵了,怎么没网?还有,为啥这么卡!我点文件管理器,鼠标一直转圈圈。我点关机,然后系统硬是愣了半天。
好吧我决定放弃了,然而接下来的事情才是最可怕的(搞不好等会又得招来一顿臭骂)。重启以后,系统默认进入了Ubuntu,Windows XP哪去了?后来又重启了一次,发现有个GRUB系统选单,Windows XP排在了最底下。我想,这菜单应该是可以改的,把Windows移到第一位不就好了?于是又去百度找修改方法,还把命令写了下来…于是就有了这张图:
一顿操作猛如虎,到最后还是没能修改成功。无奈之下,只好把Ubuntu删掉了(步骤不太记得了,反正删也是删了老半天)。后来,我和小威聊的时候,他聊到了另一款Linux发行版Elementary OS(Ubuntu衍生版)。我又去试了一遍,然后再次以相同的结果告终,还差点把原系统给干掉。从那以后,我再也不想碰Linux了。
四年后
时间来到2017年,我读大一,选的专业是计算机网络。一次上课的时候,老师提到了Linux在服务器领域的应用,这让我想起了n年前的Linux经历。当时想了一下嗯,或许后面需要用到。于是,中午下课回到宿舍以后,我找了一个师兄分享的Linux镜像,拿到虚拟机上去装。安装过程都比较顺利,没过多久就安装成功了。然而我当看到黑屏白字的界面以后,心里犯嘀咕了:这他喵是Linux么,图形界面呢?后来去百度查了一下,原来是安装时勾选了最小化安装,默认不包含GUI组件,得手动安装。于是又开始百度百度,总算找到了安装GUI的命令。当时虚拟机还不是很会用,而且因为校园网的原因,虚拟网卡不能直接用桥接,所以虚拟网卡也折腾了很久。终于可以开始安装GUI了,我在虚拟机控制台上,一字一句地输入了这条命令(猜我用的是哪个Linux发行版/滑稽):
1 | yum groupinstall -y "GNOME Desktop" |
然而网速似乎不给力,下载过程非常慢。考虑到下午还得上课,于是我决定让电脑开着,然后爬上床睡觉去了。一觉醒来,发现安装并没有成功。又白忙活了……后来因为没时间,索性把虚拟机删了。就这样,Linux又一次被我抛弃了。
再度拥抱
2018年,也就是大一下学期,我加入了本专业的工作室,从此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。一段时间以后,我发现自己对服务器部署、维护方面比较擅长,便决意往服务器领域去发展。我当时拿来练手的服务器是PowerEdge 2900——工作室最老、最吵、且唯一的一台服务器。奈何噪音实在太难顶(散热风扇可以比得上一台小型的涡轮发动机了),没玩多久就被我扔一边了。后来在师兄和值班老师的帮助下,我拿到了两台相对比较安静的服务器(没错又是PowerEdge 2900),终于可以大展身手了。
机子刚到手的时候,我还是老样子,给他们装的Windows Server系统。有一天,我在网上看到了VMware ESXi,感觉这东西有点意思,就把服务器换成了ESXi。朋友告诉我,这玩意好像是做云计算用的。本来还想继续研究一番,临近暑假,工作室得断电,只好暂时跟服务器们道别了。一天,我在整理工作室资料的时候,看到了几份神秘的文件。我好奇地打开看了一下,原来是工作室私有云平台的部署文档。同时,还有一张配图,在我当时看起来相当的震撼:
我想把这个平台重新维护起来,于是我联系上了大师兄。然而答复比较令人失望,平台在工作室分家的时候已经全部拆解了。我决定从零开始部署这套平台。然而痛苦才刚刚开始。当时学习的是CentOS+OpenStack,本来看视频已经学得糊里糊涂了,加上没有Linux基础,学起来相当难受,简直就是摸滚带爬。过了大概两周多的时间,总算熬过了最艰难的阶段,Linux开始逐步上手。
从那时开始,每当需要部署什么服务的时候,我的首选操作系统不再是Windows Server,而是Linux。
写在最后
服务器不需要漂亮的图形界面,不需要花里胡哨的功能,只需要具备最基本的功能、更低的系统资源消耗、更高的效率和稳定性。这些要求,Linux都完美地做到了。如今,Linux在云计算、大数据、嵌入式开发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。看到这里,你觉得还有不学习Linux的理由吗?